[顛覆性科技] 總結我的投資哲學

[顛覆性科技] Disruptive Innovation又被稱為「破壞式創新」,是顛覆舊有產業、大幅提高效率、改善人類生活的新科技。這些新科技足以對原本成功的、管理良好的公司造成傷害。例子由古時的槍炮取代冷兵器到、上世紀鐘錶界的石英危機、到21世紀的數碼相機取代菲林相機、智能電話取代傳統電話。顛覆性科技由古時影響政權更替,到現代主宰企業興衰,每次有新的顛覆性科技出現都機乎會有大企業沒落,掌握科技的新進企業快速堀起。

本人由資料搜集、學習相關行業知識、觀看公司高層訪問、到行業分析和個股分析、最後把學到的復雜概念轉化成簡單易懂的文章,在這系列文章總每篇投入超過四十八小時 。
目標是希望給大家帶來新的思考角度,找出不被世人看好/看懂 的顛覆性科技股。
現在希望做一個總結,解釋文章背後的投資理念。

本人的投資理念源於一個現象作前題: 科技是推動人類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在這前題之下再應用以下三個理論,得出我的投資方向。

1. Moore's Law

摩爾定律不是學術上嚴格的定律,是由Intel創始人Gordon Moore提出的。其內容為: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簡單來說即電腦的計算能力在以指數式加速進步,摩爾定律不只適用於電腦,很多新科技的發展都跟從摩爾定律,以指數式加速進步 。

正因為很多人不認識科技的指數式成長,導致大眾經常高估兩年內的科技進程但低估十年間的科技發展。這情況造成另一個股市現象Gartner Hype Cycle。

2. Gartner Hype Cycle

這個理論指出大眾對新科技的期望會經歷一個亢奮周期,在新科技出現時會過份期待新科技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世界,顛覆舊有產業,快速獲得暴利。但很快(幾年內)發現短期科技發展追不上實際需求,泡沫爆破,相關企業市值暴跌,大量倒閉。只有少數強者能生存下去,最後經過一段長時間(十年),摩爾定律的指數式成長得以體現,技術到達合符成本效益的轉捩點 開始真正顛覆舊有產業,市值又會重新回升。

Gartner Hype Cycle的經典例子有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當時生存下來的公司。今天都成了改變世界的巨無霸。另一個例子則是13年的3D打印泡沫,我相信3D打印行業今天也到了合符成本效益的轉捩點。最近一次還有2017年的區塊鏈泡沫,相信區塊鏈技術長遠也會對世界帶來顛覆的影響。

Gartner Hype Cycle給我們的啟示,是投資科技股Timing的動要性。要有能力確定當時科技是否足以改變世界,還是只足夠形成泡沫。這時我們可以參考第三個理論: Technology adoption curve。

3. Technology adoption curve

Technology adoption curve 累績來看會變成S型,又稱S Curve,可以用來判斷行業是否到達了轉捩點。當Adoption rate去到大約16%時,即Early majority開始使用該新科技時,就可以確定到達轉捩點。由第16%去到late majority完成更新的第84%,科技的應用普及率提升得極快,周期短的產品可以再兩三年內完成更替。


另一個S型曲線可以顯示,新科技初出現時效能會比已發展成熟的舊科技差。但因新科技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在發展一段時間後,效能將大幅超越舊科技。就像火槍初出現時,火槍手戰鬥力不及熟練的弓箭手,現在汽油車與電動車也是同樣的情況。很多舊產業被淘汰的原因正是未能在新科技初出現時看清其發展潛力,最後急起直追卻為時已晚。

顛覆性科技股經常會有幾個特點:

1. 早期燒銀紙成常態
要改變認知,不要對蝕錢的企業先入為主地認為經營不善,重點是為何而蝕,投資了甚麼。投入的資金對將來競爭有咩優勢? 燒銀紙的企業中,我就極不看好Uber,因為Uber燒銀紙並沒有換來任何未來既競爭優勢。

2. 高PE
有前景的科技企業,市場已price in未來一兩年的增長。

3. 高負債
要明白高負債不是一個問題,只要企業是善用借來的錢去創造價值,同時將來具備還錢能力。

4. 股價波幅大
太多人過份著眼於短期股價的上落,被新科技股大上大落的情況影響情緒,失去理性。
但只要明白短期股價是隨機漫步的,只要企業能創造價值,股價長遠終會反映公司價值。
價值投資的原則沒有過時,我對新科技領域的投資也是跟著價值走。時代在變,選股方法也跟著在變,投資必須與時並進。

新價值投資
解釋完我的投資理念和方向後,想討論一下科技股的估值。廿一世紀信息高度流通,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取得任何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投資的難度已從信息的不對等轉移至如何結合企業現實發展去解讀財務數據,對企業前景進行合理預測。過分依賴數據去評估公司價值的問題在於,數據是濟後的,而且公司的實際發展取決於現實世界中大量難以準確量化的因素上,如科技的領先度、產品質素、品牌形像、服務滿意度、智能化水平等等。

財務數據可以幫助投資者找出財務上穩陣的公司,但財務數據卻不能反映公司科技發展,很多時在新科技領域財務數據更成為蒙蔽投資者的負累。適用於舊產業的估值模型難以評估快速成長的科技公司。傳統的絕對估值模型如DDM, DCF和相對估值模型均不能應用於大部分顛覆性科技。要為短期業績交代的機構投資者,不敢跳出舊有估值模型的框架,令顛覆性科技股價反映價值的效率極低,造就極大的市場機會 。將來科技企業的投資進入收成期後,財務數據將會轉變為大眾能輕易從數字去理解的狀態,傳統估值模型將變得可用,價值將快速被正確反映。

墨守成規,不加思索,盲從成功人士的做法,妄想可以複製別人過去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廿一世紀舊產業已完全飽和,投資環境已經和過去差天共地。發展成熟,優勢明顯,已實現持續盈利的企業升值潛力很有限。另一方面新科技行業有很多scam,大量吹水project,還有好多失敗project。賺錢的難度在於如何選中真正會做實事的一隻,這比以往需要更多專業知識、分析能力、廣泛知識、投資觸覺與耐性。

可能有人會不同意,但在我眼中投資顛覆性科技是價值投資。雖然投資顛覆性科技的關注點在於科技在未來帶來的收益,而非傳統價值投資者看重的財務數字。但只要投資決定是基於深入研究,而且邏輯清晰,完全了解自已投資的企業,並且買入後長期持有,就是價值投資的根本原則。至於選股時是否主要以財務數字為依據,只是在價值投資原則下的其中一種選股方法。

巴郡 2010年至今回報只比大市(道指)好一點,但大幅跑輸納指,我認為造成這現象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1. 巴郡體量太大,體量愈大就愈難以跑贏大市,因為巴郡已經成為了大市本身。
2. 在科技主導的時代欠缺科技股投資,因此跑輸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

在新時代巴郡已成保本之選,年輕投資人想實現資產快速成長就必須擁抱科技。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Ark invest的CEO Catherine wood,我原本不知道她的存在,後來有巴打介紹 ,發現我跟她的投資理念如出一轍。但我因資源所限,只能投資業務較易懂的科技股。以她龐大的資金及專業團隊,相信她會是屬於我們時代的巴菲特。

本人還極度看好以下行業: Crispr, 3D printing, vertical farming, AI

文章

[顛覆性科技] 電動車龍頭tesla(0)

[顛覆性科技] 電動車龍頭tesla(1)

[顛覆性科技] 電動車龍頭tesla(2)





[反面教材] Nikola會成為下一隻Tesla?

一顆蘋果的隕落--可能出post時機不對,令人誤會我取笑巴菲特的短期損失。其實我從來沒有對任何短期股價作任何評論,只是認為蘋果已失去成功企業最重要的以人為本精神,看淡其前景。

最後以馬雲的一句作結,雖然我不太認同這人的做法, 但這一句卻是說得太精警:
"大部分人對新科技的看法會經歷四個階段 --- 看不見 看不起 看不懂 來不及"

以開放的心態,比別人早一步,深入了解顛覆性科技,將能在這世代賺得巨大的財富。


留言

  1. 支持你!唔需要理會一班短視既人點睇你,加油!

    回覆刪除
  2. 你唔再寫文,仲有無平台可以交流下?
    例如開個telegram group比班有心交流既巴打?

    回覆刪除
  3. 可唔可以入tg group。我長線睇好科技股,交流下😅

    回覆刪除
  4. 你拍youtube應該好快上到位

    回覆刪除
  5. 你啲文真心唔錯,支持

    回覆刪除
  6. 加油。多謝分享。你已經改變了我投資的取向,真心認為你是正確的。

    回覆刪除
  7. 想問下ark etf的0.75%收費係計? 買定賣個陣收?

    回覆刪除
  8. 請問師兄如何決定入市價位?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暫別白色巨塔 向夢想進發!

熊市呢一年多 大家過得幾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