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 納指15年內將超越道指

如果我只能投資於指數基金,納指基金必定是我的唯一選擇。

之前分析過多隻科技個股: TeslaIlluminaIntuitive SurgicalBeyond MeatSquare,也介紹過較為分散的科技ETF ARK invest

但以上投資對風險接受程度較低的投資者,或是不願花時間對投資作深入研究的人可能不太適合,對這些人來說月供指數基金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月供指數基金的確可以輕易賺取長期回報,但前題是月供正確的指數,不是將資金盲目地投入到任何指數基金都能獲得長期回報。指數基金當中筆者認為納指最具長線投資價值。 

納指簡介

首先大家必須先了解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與納斯達克100指數(NASDAQ 100 Index)的分別。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於1971年創立,根據市值權重追蹤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的所有公司。指數成份股從當時50間公司開始發展至現時的2600多家公司,當中約一半比重是科技公司,而另一半則包含消費、醫療、金融等產業。納斯達克綜合指數1971年成立時的基數點為100,目前已升至9千5百多點。現在全世界的科技股也都是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指標。一般你在電視新聞報導看到的納指就是這個指數。追蹤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ETF是於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的ONEQ。

而納斯達克100指數則是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排除金融股後市值最大的100隻股票,同樣按市值加權計算的指數。現時同樣是9千5百多點。納斯達克100指數的特點是權重高度集中,前3大公司(microsoft, apple, amazon)就佔了約3成比重,前10大企業佔比就超過5成。去除金融股的意義重大,令指數更有效反映科技發展。日常投資會買到的主要就是納斯達克100指數。

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的ETF是於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的QQQ。2020年QQQ為世界第八大ETF 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遠比ONEQ的25.8億龐大。 

我在本文所說的納指就是納斯達克100指數。

QQQ
投資QQQ就是投資市值最大的科技龍頭股,這些公司相當穩健又有不錯的增長潛力。同時又可避開主動選股的困難,即使對個股產業內容與未來發展不了解也能投資科技產業。

1999年3月上市
市值1000億美元
過去5年成長 116%
ROI          23.31%
管理費     0.2%
派息回報 0.68%

道指已不能全面地反映美國經濟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簡稱道指)創立於1896年,追蹤當時美國最具代表性的12家工業公司的股價(而非市值),以反映美國整體經濟。1928年道指成份股增加至30家公司,雖然仍然稱為工業平均指數作,但目前道指的工業股票佔比已經大幅下降。

道指有三大問題導致其不能全面地反映美國經濟。

1. 對美股的涵蓋程度不足
美國大約有4000家上市公司,道指只包含其中的30家 (道指成份股也不包括運輸和公用事業) ,而這30家公司只佔美股總市值的約四份之一。30家公司相對美股的近40萬億總市值,代表性嚴重不足。相比之下香港的恆生指數市值不足5萬億美元,但成份股已有50隻,而且恆指成份股佔港股總市值的大約6成。

2. 成份股權重按股價加權而非市值加權
現時全球股市的指數幾乎全部使用市值加權,市值加權合符現代經濟理論,這也是簡單邏輯,公司體量愈大對市場的影響力也愈大。現時世界上只剩下道指與日經平均指數這隻大型指數仍然使用股價加權計算。

股價加權的問題在於股價並不反映公司規模。舉個簡單例子,今天道指成份股波音(BA)股價與微軟(MSFT)均為大約180美元,因此兩者的在道指的權重相若。但市值1000億的波音對市場的影響力真的能與市值1萬4千億的全球第一大公司平起平坐嗎? 更離譜的是,在2019年初波音股價曾高見440美元而微軟股價只有110美元,因此當時波音佔道指的比重竟為微軟的4倍!

另外股價加權也會引起其他不必要的問題,例如合股拆股等情況,公司價值沒有改變,在道指的比重卻會發生改變。更換成分股時也會令指數出現不合理的變動,因此股價加權的計算方式已被多數地方淘汰。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問,為何當初要使用股價加權這種不科學的方法計算指數呢? 那是因為在道指成立時仍未有電腦,當時的人沒能力進行複雜運算,因此只能使用易於計算的方法。而當時無其他更先進的參考指標時,道指就成了衡量美國經濟的客觀數據。

3. 選股方法沒有客觀標準
道指的選股標準是公司有「代表性」,「代表性」的其中一個考量點是「聲譽」,而「聲譽」並沒有明確的定義貿與計算方法。簡單來說一間公司是否有「代表性」就是根據選股委員會委員們自己的想法(利益)決定,當選股受人為因素影響,對指數的中立性與反映實際經濟的能力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子有蘋果公司,蘋果在過去十年對美國經濟成長的貢獻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卻在2015年才正式成為道指成份股。

道指雖然已不能全面地反映美國經濟,但由於習慣和傳統,財經新聞總會在報導美股表現時首先報讀道指的點數,很多人潛移默化地以為道指就是衡量美國經濟的最重要指標。實際上投資者要明白道指參考價值已經不大,相比之下標準普爾500指數會是衡量美國經濟更好的指標。


納指15年內將超越道指

我指的超越,是納指15年內在點數上會超越道指,原因有三 :

1. 部分道指成份股將於未來被納指成份股所顛覆
納指成份股以高科技股為主,這些企業多數以輕資產模式運作,即能以更小的資產規模獲得較高的收益。而道指成份股則以資金密集型行業主導,輕資產模式的資金效率更高,更受投資者青睞。另外在科技企業持續創新下,科技股增長潛力遠大於舊經濟行業。更嚴重的是部分道指成份股所處的產業將於未來被納指成份股所顛覆,道指成份股中兩家石油公司雪佛龍(CVX)和埃克森美孚(XOM) 將被Tesla這類新能源和電動車公司所淘汰。沃爾瑪(WMT)這類零售股面對電商如亞馬遜(AMZN)的競爭,即使可以守住本業也不可能有太大增長。

2.成份股的更新
因為道指成份股的更新不是由市場決定,而是由選股委員會的個人喜好(利益關係)決定,因此部分經營不善的企業,因為有「代表性」而遲遲未被剔除。波音公司(BA)、通用電氣(GE)、國際商用機器(IBM)等等只吃老本,或靠政策保護才能生存的企業一直留在指數之中。人為選股也令指數不能及時加入新進龍頭股,錯失新進巨無霸的升幅。

而納指根據市值更新成份股,可令指數得益於龍頭股的升幅。要知道科技界是winner takes most的遊戲,龍頭股往往可以吃下市場的大部分盈利。

3. 世界的發展方向
廿一世紀是科技大爆炸的年代,過去10年市場價值快速地流向科技界。十年前全球十大市值企業由只有兩家科技公司,現在科技公司已包辦7席之位。


納指囊括了未來十年的增長重點: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物聯網、新能源、新金融。武漢肺炎疫情更加速了經濟結構的永久性轉型,Netflex、Amazon等科技公司在疫情中逆市成長。疫情也令人類更習慣善用科技,例如home office,線上學習等等。道指所代表的二十世界龍頭產業: 石油、金融、工業,走下坡已成定局。

至於如何得出15年這個時間呢? 下圖表示過去十年道指(藍色)和納指(橙色)的增長率,假設兩者在未來都以相同的增長率發展,約需15年時間納指就會超越道指。而我相信因為科技的加速發展,納指在未來的成長率會比過去十年更高。



標準普爾500指數

S&P500是美國第一個採用市值加權的廣泛股市指數,指數涵蓋500多家美國大型上市公司,約佔美國股市總價值的八成,是衡量美國經濟的理想指標。

納指許多成分股和S&P500重疊,(Apple、Amazon、Alphabet、Microsoft等等),但納指去除了金融股及更集中於科技股,上文已解釋集中於科技股的好處,因此我認為納指比標指更值得投資。

恆生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不是完全以市值加權計算的,成份股權重設有10%的上限,此限制令恆指組成並不完全由市場決定。此外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恆指自然也則重於金融業,金融股佔恆指比重約一半。排第二的地產類股票,佔恆指市值約一成。銀行業是舊經濟股,成長潛力有限,而且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動搖,個人認為盈富基金已無長線投資價值。


科網股泡沫2.0?

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令納指從當時高位5000點下跌九成至不足1000點。你可能會擔心現時納指接近歷史高位,科網股泡沫會重臨嗎?  事實上2000年的很多科網股連商業模式也未決定,隨便使用.com為公司名稱,加入一些不實在的概念便可吹噓出數億市值。現在情況與當時大不相同,現時大部分納指成份股已發展成熟,已實現盈利,有強大的現金流。加上現時美國大開印鈔機,本人認為再發生科網股暴跌的可能性近乎零。

長線投資納指的好處是穩定且有不錯的增長,但機會成本是錯過成長期科技公司的爆炸性增長 。因此作為年輕人的我,更傾向於投資自己分析過的科技股和月供ARKK。但投資納指對不熟悉市場的投資者或是不想花時間研究股票的投資者來說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



免責聲明
本人非專業投資者,在任何情況下,文章內容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讀者一切的投資收益或損失,與本人無關。

留言

  1. 讚!多謝分享。

    回覆刪除
  2. 師兄你好
    本人平時透過銀行供部份資金去盈富及一D 中資股,舊經濟股
    我都想開始將部份資金調去月供美股
    請問你是用咩銀行或證卷行?
    謝謝你!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前用匯豐 但手續費偏貴 現在用IB及First trade

      刪除
  3. 親眼看著納指成長,就像看著JUSTIN BIEBER由小孩子轉眼變成大人一樣,長高的速度令人吃驚。。。
    我也在研究ARKK和QQQ,但好像美股的個股(如MSFT/GOOGL)給我的感覺更安心和穩陣。

    回覆刪除
  4. 謝謝格爾分享
    我都主力研究美股/科技公司,有興趣的話,歡迎看看我的blog,大家多多交流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顛覆性科技] 總結我的投資哲學

暫別白色巨塔 向夢想進發!